蚂蚁文学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811章 老而不死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时间一日一日的过去,京中如同一潭死水,唯有士林中人的出镜率越来越高。

    要说最近士林之中最大的新闻,那么必然是国子监的人事变动。

    京中名儒东方鉴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国子监祭酒,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此时的国子监中,明文堂外站着一个老者,正是东方鉴。

    听着明文堂中一众学子的朗朗读书声,东方鉴摇头晃脑,脑袋一伸一缩的,和个乌龟的黑头似的。

    一个飘逸的身影和幽灵似的从旁边窜过,东方鉴眉头一皱,沉声道:“温司业。”

    温岐止住脚步,转过身,面无表情:“东方祭酒。”

    昨日才被礼部宣布成了国子监祭酒的东方鉴眉头越皱越深,因为温岐没主动施礼。

    施礼是有说道的,分为前后,年轻者给年长者施礼,地位低的给地位高的施礼。

    按照年纪和官职的话,年轻的司业应该是给年长的祭酒主动施礼的。

    但是吧,大周朝的国子监司业叫温岐,理论上来讲,哪怕是他见到天子,小温同志都可以装作没看见,该干什么干什么。

    事实上之前在山庄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做的,没太将天子当回事。

    老八很大度,并且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才干几年皇帝啊,人家温家人祖祖代代都锤过多少皇帝了,自己算个六啊。

    老八大度归老八大度,有些人却不是如此,比如东方鉴,非但不够大度,还没有自知之明。

    “温司业在监中,不教授课业吗?”

    东方鉴这话一开口就有点找茬了,众所周知,温岐从来不上课,也没人要求他去上课。

    找茬有找茬的道理,以宫寒为首的老夫子们都跑了,就剩下几个歪瓜裂枣一般的学官,随着东方鉴担任祭酒后,礼部也从京中士林之中寻了几位所谓的“名士”顶上了宫寒那些人的空缺。

    昨天东方鉴算是第一天上班,国子监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来道喜,然后听领导训话,唯独一人没来,那就是温岐。

    当时东方鉴还以为温岐忙着呢,毕竟后者也是史官,谁知找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家伙去河边打窝去了,最令他生气的是,还空军了。

    温岐双眼古井无波的望着东方鉴,一个字,言简意赅,不。

    “难道是老夫上了年纪,记错了不成,老夫记得国子监司业,有授课之能。”

    东方鉴皱着眉,说的倒是实话,司业的确也可以上课的。

    “是。”

    还是一个字,言简意赅。

    东方鉴不咸不淡的问道:“是什么。”

    “是你上了年纪,记错了。”

    东方鉴差点没被这一句话噎死,气的吹胡子瞪眼:“温司业,难道你对老夫担任这国子监祭酒不服气!”

    温岐万年不变的表情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嘴角微微上扬,如同一个大暖男:“不。”

    “既服气,为何老夫觉着你目中无人!”

    温岐没吭声,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竹简,展开后,面露思索之色,随即双眼一亮:“知晓了。”

    “知晓了什么。”

    “知晓如何在周史上书写你,毕竟你如今成了国子监司业。”

    一听这话,东方鉴的呼吸都紧促了。

    要知道像他们这种“文人”,最在乎的就是名声,不过是活着的时候还是死后。

    东方鉴虽然看温岐有些不爽,可也不得不承认出自温家笔下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一听对方想要让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几笔,说不紧张是假的。

    “那不知…不知温司业…”

    东方鉴吞咽了一口口水,略显局促的问道:“不知温司业,要如何评价老夫?”

    “兴德二年,有哗众取宠者,如跳梁小丑,任国子监祭酒。”

    东方鉴愣住了,紧接着勃然大怒,未等发作,温岐已是合上竹简,背着手离开了。

    原来人家小温同志说的“不”,不是不服气东方鉴担任祭酒,而是“不”将这老家伙放在眼里,当空气了。

    等东方鉴想要破口大骂时,钟声响起,明文堂的门被推开了,学官与学子出来后纷纷行礼,他也不好再发作了。

    很多人提起温岐,总是想起司业,或是史官,难免疏忽另一件事,那就是温岐就仿佛一个直立行走的真言套索,想要知道什么事,想要了解什么事,只要寻对了人,那么这个被找到的人,哪怕是再不情愿也要说“实话”,一旦说了假话并且被温岐知道后,名声算是彻底毁了,连温家史官都敢骗,别说做官,做人都做不了。

    所以温岐早就知道东方鉴这群人是怎么一回事了,动作频频,歌颂老三,老三出头,再带领士林的人让东方鉴出头,最后这群人将士林搞的乌烟瘴气,甚至还想要将朝堂搞的乌烟瘴气。

    望着温岐离去的背影,东方鉴胸膛起伏不定,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后,决定提前促成某些事。

    “来人,去,将赵王殿下寻来。”

    一个国子监祭酒,用的还不是请,而是“寻”,这就是名声的作用了。

    要知道在前朝的时候,东方鉴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礼部主事。

    前朝昏君登基后,做了很多“不守规矩”不守礼制的事,比如封异族马如龙为将军,也比如将他老爹的妃子纳入后宫父子二人成为同道中人,还比如多次选秀等等等等,这些事大多数都让礼部颜面大失如同摆设。

    倒是有不少礼部官员站出来了,然后又被仪刀卫砍倒了。

    东方鉴当时也“站”出来了,但是又没全站出来,博了把名声后主动上书请辞。

    从这也可以看出这老登很会审时度势,直到没办法在那种环境的朝堂上混下去,刷了把存在感不等仪刀卫收拾自己就退出朝堂了,着实是在京中士林之中狠狠扬把名声。

    前朝像东方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直到混不下去了,狠狠刷一下声望,然后马上请辞,必须控制好时间,有一点犹豫都容易被仪刀卫找上门销户。

    这些刷了声望退出朝堂的人,有了名声后就开始在士林红,整天谈论国事、朝堂、天下事,一边继续刷名望,一边等着新朝的出现,等着起伏,等着被朝廷征辟。

    其实东方鉴差一点就回到朝堂上了,名望也都刷够了,就差那么一点,咫尺之遥。

    原本兴德元年科考,也就是去年的时候,东方鉴已经在天子面前露面了,也和好友们说好在朝堂上举荐他了,但是,他选错垫脚石了,因为垫脚石的姓韩。

    韩佑给科考的举子们折腾的够呛,带着考生们徒步从京城走到山庄。

    东方鉴见到机会来了,就带着一群好友和所谓的士林中人亲自去山庄中,要见天子和朝臣,要给天下读书人寻一个公道。

    结果等这老家伙到了的时候,考生已经被挂杆子上了。

    作弊的、懵逼的,滥竽充数买考题的,可谓是丢尽天下读书人的脸,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东方鉴等人还要为考生“讨个公道”,那么他很容易死道上,韩佑可不惯那毛病,专干各种型号各种款式的大儒,科考结束后也是这么做的,东方鉴很鸡贼,就没敢顶风作案。

    即便是在那个期间,东方鉴也不算是京中士林领袖。

    事情的转机,是在韩佑离开京中后,也就是年前年关的时候。

    那时东方鉴已经心灰意冷了,如果刚登基的天子在元年时不征辟在野的前朝官员,那么以后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新生绝望的东方鉴都准备回老家了,没想到因为稍微多喝了一些酒,大庭广众之下骂了几句仪刀卫和韩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了。

    京中,已经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没人敢在公共场合直呼韩佑名讳了,也已经很久很久没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骂韩佑了。

    就是因为这两句有口无心的“骂”,东方鉴不怕死和仗义执言的形象与人设彻底立起来了。

    之后,东方鉴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骂的越来越凶,越来越狠,名声也就越来越响亮,拜访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最终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京中士林之首。

    问题来了,都长一张嘴,既然骂韩佑可以出名,为什么其他人不这么做?

    答案很简单,风险很大,大到了近乎百分百,骂韩佑,可以,但是需要承受代价,很大很大的代价。

    东方鉴也不是傻子,只是骂都骂了,不如一条路走到黑,越骂越狠,骂出一个广大前程,骂成一个名满天下,骂出一个不灭金身,乃至骂成一个太子少师,帝师,只要不断地骂下去,就算有朝一日韩佑回来了,他也有抗衡韩佑的底牌。

    西方有个哲人曾经说过,盘古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东方鉴现在已经很是疯狂了,非但想要搞韩佑,还想推老三上位成为太子!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