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宋战世界史 > 东地中海之梦 第85章 职业农民、亚历山大、进京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亚历山大认为,李宁的布局当中,有为自己着想的成分,因此他认为双方的友谊还将会延续。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李宁准备建议朝廷和马其顿之间开展武器贸易,虽然是严格限制数量和种类的,但在他告知亚历山大这一消息之后,对方还是喜不自胜。

    这意味着再也不会有泰尔这样的城池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了。

    但可惜的是,李宁的,这一建议并没有迅速的得到曹评的回复,有违朝廷正在激烈地争论他提出的另外一项章程。

    在刚刚过去的1038年,李朝野上下最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根据李宁的建议,进行激烈的讨论先前的版权法和专利法是这样之后的,另外一项措施也是这样。

    这项措施是这样的,为了让新占领的土地能够迅速的加以利用,李宁认为应该组织职业农民前去屯垦,这些职业农民既可以包括宋朝的移民也可以包括当地的百姓。

    但他们都有一个主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大宋朝廷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如果完不成这一任务的话,那么他们的口粮就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需要一个精准的计算过程,按照大众的惯例,一般填租都可以收到5成以上,佃户们能够拿到的粮食只是他们总收入的一半而已。

    但宋朝朝廷并不认为他们需要开出这样高昂的条件,他们不仅仅只收取4成的钱租,还会在每个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口粮,甚至比照宰相的制度,每年发放一些柴鑫和布匹作为奖励,当然这要根据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对土地的管理细心程度而决定。按照李宁的说法,这些应该称之为月薪。

    在这样的周密想法之下,朝廷认为大部分土地可以得到优秀的利用,因此,他们同意了李宁的意见,但就哪些部分划入所谓的集体农庄,同时是否在光幕内测的传统领地内推行这一政策,朝野内外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因此,李宁等人就不得不面对这一策略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那就是对于西夏的防御作战,似乎也受到了这些蠢货们的耽误。

    对于西夏这个弹丸小国,似乎所有的文臣们都不把它放在心上,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区区一个方阵而已,似乎可以轻松搞定,只有来自福建的吴育,建议朝廷对于李元昊的称帝造反不予理会,只是稍稍给他增加官爵头衔,稳住他,不要轻易新兵来犯即可。

    这种随境政策当然没有得到年轻皇帝的许可,更没有得到李宁这种少壮派的认同。

    因此李宁立刻将埃及的某些事务交托给庞籍,然后率领精锐返回。

    埃及的某些事物其实不好处理。亚历山大在他占领的少数几个城市当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别看他按照盟约分得的土地其实不多,但他仍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去认真的治理和设计。

    为了给埃及建立起一套未来的行政机构,亚历山大像对待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一样,恢复了当地古来已有且为人民所热爱的传统。同时他也非常清楚要如何让这些经受长期集权统治的人民接受其民政和军事统治。为此,亚历山大将行政和军事机构完全分开。前者的权力仅限于征税并执行古来已有的完善法律、习俗,亚历山大也明智地没有对这些习俗进行更改。军事指挥官手中则没有任何财政权力,避免了军队、财政合二为一的风险。除国家领导人变更以外,[插图]亚历山大没有对原有政府机构进行任何改变,但又对其加以严密监控,这样一来,当地人民便不再有机会进行有组织的反抗活动。所有城镇卫城都会由值得信赖的马其顿人驻守。除此以外,城外还会有一位将领受命在当地征召新兵并按照马其顿的操典来训练他们,其手中也还有足以控制住这些本地兵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在各地普遍被尊为国王,因为人民知道在权力更替之后,这位新王的税收不会像波斯大王那样沉重,从而减轻他们的财政压力。

    具体到埃及而言,亚历山大指派了一位埃及人多罗阿斯匹斯担任埃及总督,同时又将军事权力交给了两位马其顿人。其中彭塔里昂负责指挥孟菲斯驻军,珀勒墨负责指挥佩卢西乌姆驻军,二人均是伙伴骑兵出身。另外亚历山大还在埃及留下了一部分希腊辅助部队,并将他们交给利西达斯指挥,朴塞斯塔斯和巴拉克鲁斯则被任命为全埃及军队的指挥官。亚历山大在埃及留下的部队,包括上述驻防军和辅助部队在内,总计为4000人,其中彭塔里昂手中还拥有30艘三列战舰。利比亚的指挥权被交给了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已被征服的一部分阿拉伯则被交给了克里昂米尼(Cleomenes)。卡拉纳斯接替巴拉克鲁斯指挥军队中剩下的希腊辅助部队,欧布里昂接替死去的安提约古斯负责指挥弓箭手,列昂纳托则成为了侍从副官之一。按照阿里安的说法,亚历山大不放心将一个如此巨大、资源如此丰富的国度交给任何一个人,所以才在这片远离未来战场的土地上安排了数位长官。

    有趣的是,在可以接触到的史料当中,由于撰写者不同,各种史料对总督、民事长官、军事指挥官的记载时有出入,但这些细节对李宁来说而言并不重要。

    李宁所关心的是亚历山大之后的行动。

    春季到来之后,亚历山大在尼罗河上架桥渡河回到了泰尔,他的舰队此时已经驻扎在了那里。途经撒马利亚时,亚历山大惩罚了当地人刺杀其副官安德罗马科斯(其位置被一位与门侬同名的军官接替)的行径。在泰尔,亚历山大于赫拉克勒斯神庙前再度举行了盛大华丽的祭祀庆典。雅典也再一次派来使节要求亚历山大释放在格拉尼卡斯会战中抓获的雅典佣兵。按照寇蒂斯的说法,为安抚雅典人,亚历山大这一次宽大地同意了这个要求。这一行动立刻发生了作用,据说就连德摩斯梯尼都写信恳请亚历山大原谅他恶毒的反对行为。另外,亚历山大还派了一支舰队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前去压制斯巴达坚韧不拔的伟大人民,阻止他们在反抗马其顿方面发挥影响力。

    为了让可靠人物掌管税收,腓尼基被交给了柯拉纳斯,内托罗斯地区被交给了菲洛塞奴,而刚从叛逃中归来的哈帕拉斯由于无法负担战地指挥勤务,被亚历山大指派主管军中的金库。这位哈帕拉斯曾经是亚历山大的亲信之一,在亚历山大因招惹父王而被流放时也追随在其左右。亚历山大从未忘记过哈帕拉斯的友谊。可在伊苏斯会战之前,这位哈帕拉斯却因为犯下了一些小错,害怕责罚而逃跑了。现在亚历山大将他召唤回来掌管资金。亚历山大很有识人之明,只不过有时会过分相信自己的朋友。一日为友,终身为友,只有造反那种恶劣行径才能使亚历山大斩断友谊。后来成为舰队司令的尼阿卡斯受命担任远至托罗斯山脉一线的吕西亚地区总督;阿斯科莱皮奥多拉斯被任命为全叙利亚总督,其副手梅侬则因为失职而被解职;米南德(Menander)负责掌管吕底亚,克利尔库斯接替了他在希腊辅助部队中的职务;埃瑞吉亚斯成为了希腊同盟骑兵指挥官;拉俄墨冬由于熟悉波斯语言,被任命为宪兵司令。

    在完成这些指挥岗位的调整之后,亚历山大开始向塔普萨卡斯前进,在此过程中他肯定也从小亚细亚征调了一部分驻防军来补充野战军。在穿过欧戎提斯谷地到达安提俄克(Antioch)之后,亚历山大开始向东行军,用11天时间从腓尼基前进到了幼发拉底河,平均每天行军将近20英里。作为对比,先前万人大撤退之前,10000名希腊佣兵从迈利昂得鲁斯行军至塔普萨卡斯也花费了12天。塔普萨卡斯经常被当作跨越幼发拉底河的渡口,居鲁士当年正是从此渡河。被亚历山大配属到前卫部队的工程师们也准备在这里用船只建造两座浮桥。但由于大流士派出马扎亚斯带着5000名骑兵和2000名希腊佣兵镇守对岸,工程师们没能完成浮桥。不过当亚历山大抵达之后,由于大流士已经做好了与亚历山大再次决战的准备并且急于求战,马扎亚斯便不再阻挡对方,带着这支作为大流士新军的最前哨拔营撤退了,浮桥也终于得以建成。从波斯人的行动来看,似乎他们想要将亚历山大诱入帝国心脏地带,这样一来,如果亚历山大被击败,他便会全军覆没。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扎亚斯所得到的命令应该仅限于侦察并汇报亚历山大的行动,因为大流士似乎并不希望拖延会战时间。除两座浮桥以外,马其顿工程师们还修复了另一座马扎亚斯拆毁的桥梁。

    宋朝的官员们远远没有想到,亚历山大的战争步伐竟然进行得如此之快,在埃及还没有全然控制于手中的时候,他们不认为贸然出兵是明智的选择,更何况李元昊的判断足够牵扯国内大部分的兵力,所以这次军事行动不得不由亚历山大自己来完成。

    好在李宁对他这位朋友的信任,早就已经传播到了宋朝官员心中,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国王将会取得再一次的胜利。

    果然小小的河流没有阻挡压力山大的脚步。

    在渡河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前,亚历山大在当地花费了数星期为新城市尼塞弗尼乌姆奠基。亚历山大不断建立城市的目的十分明确:第一,为伤患或不再适于作战的人员提供避难所;第二,作为一系列军事哨所保护交通线;最后,这些城市还可以在当地传播希腊的文化和风俗。在建立这些城市时,工程师们首先会在选定的地点上划定其大致边界,再确定卫城的位置,并挖掘壕沟、建造城墙来对城市加以保护,逐渐增强其防御能力。完成这些工作之后,马其顿人便会邀请周边居民入城定居,赋予他们一定优待,并提供驻军保护。亚洲大量的人口也很快就能够将这些地区发展成富饶之地,亚历山大所挑选的筑城地点也总是非常优秀,直至今日也还是价值千金。更重要的是,能够用间距不大的设防城镇覆盖整个作战线还具有很重要的军事价值,因为在这些道路上经常有信使、援兵、军用辎重等物资来回运输。后面我们也将看到这些要塞是何等有效。

    建立起尼塞弗尼乌姆城之后,亚历山大便在当地渡河进入了美索不达米亚。照阿里安的说法,在行军时亚历山大将“幼发拉底河和亚美尼亚置于自己左侧”,也就是说他是在向北朝阿尔米达前进。由于这条道路地形更为平整,给养和饲料也比较充足,因此经常作为行军路线。万人大撤退中希腊佣兵们所走的那条沿幼发拉底河直接通向巴比伦的道路则已经被波斯人蹂躏殆尽以阻止亚历山大直接向这座都城前进。更重要的是,幼发拉底河平原要比底格里斯河高地更为炎热。按照色诺芬的说法,幼发拉底河上那条沙漠道路十分缺乏给养,对军队通行而言条件极差。另外,大流士可能还专门命令手下部队蹂躏了底格里斯河高原以外的一切道路,以便将亚历山大引入他所希望的决战场。毫无疑问,这位波斯大王非常急于求战,肯定会乐于看到马其顿人向自己的方向前进。对于战斗的胜负,此时他要算是信心十足。

    亚历山大原本打算向尼尼微附近、今天被称为旧摩苏尔的地方前进,但他从俘获的波斯侦察兵口中得知,大流士正带领着一支大军停留在底格里斯河上。虽然与波斯军队决战正是亚历山大的主要目标,但他更希望在开阔地上进行一场会战,而且他也认为在波斯大军虎口下渡过如此大河并不明智。为躲避敌军干扰,亚历山大决定向更加靠近上游的地点前进,以便在抵达底格里斯河时可以不受对方阻拦。不过由于河水湍急且渡口深达士兵胸部,亚历山大在渡河时仍然遭遇了不少困难。要知道,在波斯语中,这条河被称为“箭”,其流速在今日为每小时6英里左右。必须提及的是,按照通常观点,骑兵的涉渡深度不应超过4英尺,步兵则不应超过3英尺。为减缓水流,亚历山大在上游方向用马匹排成了一条屏障来减缓水流,下游也布置了一队骑兵拦阻那些被河水冲走的士兵。为鼓励步兵们过河,亚历山大身先士卒,将武器举在头顶涉渡而过。有些士兵互相拉着过河,最终没有一个人在河水中丧命。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在大军渡河的历史上要算是最有趣的例子之一了。

    而就在亚历山大渡河的时候,李宁也已经来到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大宋王朝的权力中心汴京城。

    这个时候的宋朝还没有4个都城,但已经有的三个在历史上都还算小有名气,首先,是从周朝就开始,作为华夏文明中心的西京洛阳,这里地理形势紧要,虽然交通不是很便利,但作为辈分首都确实再合适不过的,当年宋太祖就曾经想要迁都到这里来,无奈他的地理条件实在是不利于水上运输,也就无法汇聚太多的繁华,因此被那些贪图荣华富贵的傻帽们给阻止了。

    沙漠们认为,燕京城才是个好地方,因此它成为了宋朝的东京,这个东京并不是倭国的首都,而只是东部的京城而已。

    至于南京应天府,虽然和明朝时期的南京应天府同名,但并不是江苏南京,而是河南商丘,这里是宋太祖骑兵的地方,所谓龙兴之地,因此而有京城的待遇。

    数年之后,大宋帝国还将会拥有另外一座陪都,那就是主要防御北边辽国入侵的北京大名府。

    但现在这种称呼还没有,至于辽国,现在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存在。

    这一点其实就连李元昊也看得明白,在他起兵造反之后,做出了最为重要的选择,就是联合辽国一起打击宋朝。

    辽国在军事上本来就对宋朝具有优势,而西夏与辽国同样属于游牧民族,因此天然的可以联合起来对抗中原王朝。

    至于辽国,当然也乐意见到宋朝受到威胁,甚至早就做好了从中牟利的打算,因此他们将以一位公主,虽然极有可能是名义上的公主,嫁到了西夏,以此达成和亲和同盟。

    这毫无疑问让李元昊的胆子变得更肥了。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