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抗日之烽火系统 > 0647章 威胁和困难(一更)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小÷说◎网 】,♂小÷说◎网 】,

    李云龙要组成铁血旅的主干中坚力量。

    “下面,我来宣布一下铁血旅的五虎猛将!”李云龙抬头望向了在场的众人说道:“这五虎猛将分别是周卫国、李向阳、震天雷、张大彪!和尚”

    周卫国、和尚李向阳、震天雷、张大彪这五人是铁血旅最为主干的成员,一开始就跟着李云龙,可谓是战功赫赫,特别是张大彪、和尚等,是见证了铁血旅的强大。

    震天雷、周卫国等人虽然后面才加入进来,但是所立的战功都是非常多的,成为五虎猛将中的一员,并不为过!

    “接下来,为五虎猛将办法军衔!因张大彪不在场,将会对其通过电报等来宣传授予!”

    随即,周卫国、和尚、李向阳、震天雷等等众人都是走上了众人面前,等待着李云龙晋升为军衔。

    李云龙给众人办法了军衔肩章,进行了庄严的仪式。

    目前,整个铁血旅一共就有六个将军,分别是李云龙这个中将和五个。

    “接下来,我宣布铁血旅的十三太保的人员!”

    十三太保,这是铁血旅中的主干成员!

    “十三太保分别是王不二、刘福生、孙德胜、小乔、刘诗吟、萧炎、于飞、段鹏,花青素、花沐岚、魏大勇………

    刘诗吟虽然是非战斗人员,但是因为其通讯社在宣传铁血旅和进行心理战战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特意是被授予了十三太保中一员。

    “所有的十三太保将会统一的被授予军衔!”

    随即,李云龙开始给铁血旅的众人分别是颁发了军衔的军衔肩章。

    至此,铁血旅的五虎猛将和十三太保就正式确立了。

    李云龙之所以要宣扬如此的名头,一来是对众人的一种肯定和表彰,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起到模范标兵的作用。

    模范标兵的作用是十分有力量的,如果全军上下的铁血战士都是朝着模范标杆的进行奋斗拼杀,那么铁血旅的士气和战斗力都将会上一个台阶。

    紧接着,李云龙开始给每一个南京之战的功臣颁发嘉奖和军衔的晋升。

    下午,15:20分。

    李云龙、五虎猛将中的四虎、十三太保等等众人都是聚集在作战会议时中,进行对上海发动总攻的最后会议。

    经过了部队的休整和新增部队的加入,现在一共有五万可以出征的部队。

    之前铁血旅加上部队是将近十万余人的,但是经过南京一战,伤亡了七万余人,数量十分庞大。

    可见南京之战十分的惨烈。

    这七万余人的伤亡人员中,牺牲的战士达到了五万余人,其中主要以地方部队战士为主,其次就是铁血战士,剩下的两万余人因为战场收了重伤,即使医治回来也无法上战场了。

    因此加上休整和增援的部队,铁血旅除了南京的布防部队外,只有五万余人可以出征上海。

    李云龙望向了在场众人道:“根据情报,因为南京战场的失败,上海的日伪军的守卫日伪军仅仅只有三万余人,这几乎是集中了上海周边地区的所有日伪军!”

    “日军在上海布防了几道防线,最主要的防线是淞沪一带,也就是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这里也是之前淞沪会战的主战场。”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

    此次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

    不过,因为淞沪会战的缘故,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在场众人虽然都没有参与过淞沪会战,但是也知道淞沪会战的惨烈,纷纷都是默哀起来。

    淞沪会战的官兵战士都是好样的。

    “因此我们主要集中兵力是在淞沪进行作战,其他战场为侧面战场,对整个上海形成包围之势!”

    在场众人纷纷是点了点头。

    “这一次上海会战,虽然我们的兵力对于日伪军,但是我们有一处短板,那就是我们没有任何的军舰!”

    “日军部署在上海有一支第三海军舰队位于上海的沿海海域和长江口处,这是我们最为头疼的问题!”

    日本的第三舰队担负中国东海海域和长江流域作战,拥有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海防舰2艘、炮舰13艘,根据地队5个。

    虽然这些海军的实力并不强,但是对于海军为0的铁血旅,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困难。

    众人一听,纷纷是眉头紧皱起来。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沉默了片刻之后,周卫国忽然是开口说道:“旅长,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故技重施,使用超级水下部队呢?”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