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异界至尊妖圣 > 第五百四十九章 道俗俱伏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于是,文宣帝非常高兴:“现在把国家的财物分成三份,一供国家使用,另外的归佛事使用。”

    于是文宣帝传旨,把钱、绢、被褥等物品运到山上,在山中建库房来储存这些东西,以供应寺中日常所用。

    僧稠认为佛法的宗旨在于修心,财利世俗之事妨碍救化,于是致书文宣帝,让他把这些东西都拉回去。

    文宣帝为僧稠的气度所感动,让把这些东西在别处建库存起来,需要时给寺中送去。

    到后来,文宣帝为佛事而下的诏书不断,每有一些小事也要亲自过问。

    又让大臣送药物和食品给众僧人,并随时解决众僧生活中的困难,文宣帝自己常带着侍卫亲临僧稠的寺院。

    文宣帝每次到来,僧稠都在房中静坐从不起身迎接,宣帝走时,他也不去送。

    僧稠的弟子劝他说:“皇帝到来,您只顾修行不去迎接,这是否有背于常情。”

    僧稠说:“过去宾头卢迎王七步,使王少掌天下七年。我自己没有什么好的德行,不敢自欺,知道自己不会给皇帝带来什么福德。”

    当时的人们都称赞僧稠敦厚,顾大法而不拘小礼。

    不久,有人向文宣帝说僧稠的坏话,告僧稠傲慢无礼,不敬帝王。

    文宣帝大怒,要加害僧稠。僧稠早已料到此事。

    一天,僧稠来到厨房,说:“明天有客人到,多准备此食物。”

    到半夜五更时,僧稠备好牛车,独自到山口去,站在离寺院约二十里的路旁。

    文宣帝的人马走到僧稠站的地方,感到很奇怪,问僧稠为何到此,僧稠说:“我怕自己的血不干净,玷污了佛寺,所以在这里等您。”

    文宣帝立刻下马跪拜,对大臣们说:“这样神通的真人,怎么能诽谤呢?”

    文宣帝要躬身背僧稠到寺院,僧稠坚决不接受。

    文宣帝说:“弟子有负于师,用整个天下也不足以谢罪”。

    接着,文宣帝又问:“弟子的前身是什么?”

    僧稠说:“是罗刹王,所以到今天还喜欢杀人。”

    僧稠让人端来一盆水,对着水中祷告一会儿,然后让文宣帝在水中看自己的影子,果然就像罗刹。

    每年伊始,文宣帝都要问僧稠一年的吉凶。

    天保十年,僧稠对言语宣帝说:“今年不吉。”

    文宣帝很不高兴,问:“那么怎么避免呢?”

    僧稠说:“我也不久于人世了。”

    到十月,文宣帝死了。

    第二年的夏天,僧稠也去世了。

    僧稠临终时,异香飘满寺院。

    皇帝派襄乐王前来问候:“大禅师僧稠,意志坚强,修炼刻苦,必能感动上天而成正果。禅师寄心于寂默之中,虚来实返,定能成玄妙功德。”

    僧稠去世后,高官和名士大都前去吊唁。

    为表达他们对僧稠的崇敬,施舍无数的东西,召集一千多僧人,在云门寺供祭,以期为他在彼岸世界带来福德。

    僧稠下葬的那天,满山是人,有几万之多,点着无数支香。

    正午时,开始焚烧僧稠的尸体,人们无不悲痛欲绝,哭声响彻山谷。

    立刻有白鸟数百只,徘徊飞翔于烟尘上,悲声鸣叫,悽切感人。

    北齐孝昭帝皇建二年,僧稠的弟子昙询等奏请孝昭帝为僧稠建塔。孝昭帝下诏说“僧稠大禅师,德行修持高深,是佛家三宝的栋梁之才,其神灵超于一切物外。可以据此地的风俗,建塔以志纪念。后将举行千僧斋祭,彰示法师光辉的一生。使之流传后代。

    北周灭掉北齐后,把废弃后的云门寺赐给大夫柳务文,柳务文让他的亲戚辛俭守把家搬入寺院。

    过了不久,辛俭守一家暴病而亡。

    “现在不能出家,这一辈子就完了。”七岁的灵裕叹息说。

    他的出家的请求又一次被父母拒绝了。

    灵裕一生下来,就与佛门有缘。

    每次遇到僧人,小小灵裕立刻垂手站立,然后躬身施礼,把自己手里拿着的舍不得送给小伙伴的心爱之物送给僧人。

    一听到屠宰的声音,他就觉得那刀好像是扎在自己的身上,疼痛难忍。

    灵裕六岁的时候,就向父母提过出家受戒的要求。

    父母那时瞪大了惊异的眼睛看着灵裕,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六岁的儿子会提出如此不同寻常的请求。

    父母早就把振兴门第的希望寄托在灵裕的身上,他们怎么会允许灵裕出家呢!

    的确,灵裕太聪明了。

    千余字的文章,小灵裕一看就能背诵,《孝经》、《论语》等,初读就文词俱明。

    灵裕出家的要求多次被拒绝后,他就想寻找时机,逃出家门。

    十五岁的时候,灵裕做好了准备。

    但这一年,父亲得了大病,灵裕只得留下来侍候。

    父亲的病,使家人每天为他请医拿药,昼夜看守,而父亲则被病折磨得死去活来。

    灵裕看到这一切,感到生在世上像这样的苦难是无尽的,人生毫无欢乐可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灵裕投身佛门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父亲的病稍一好转,灵裕就不辞而别,到应觉寺投明宝禅师出了家。

    刚入佛门,灵裕就手拿经卷对天发誓:“我要真心诚意学法,穷尽三藏的微言大义!”

    灵裕先后从明宝、道凭等五位禅师学法,学习了《地论》、《四分戒》、《僧祇戒》等经典。

    北齐文宣帝弘扬佛法,召集天下英才讲法,众高僧大师前来投奔。

    灵裕借此时机前去学法。

    他跟从安、游、荣三法师听《杂心论》,向嵩、林二法师学习《成实论》。

    灵裕自己则专门研究《华严》、《涅槃》、《地论》等。

    他每学一经,都要搜寻多种版本,探讨其间的异同,从善而学。

    经过这一番学习,灵裕透彻地理解佛经的义理。

    接着,他又开始向众僧传讲佛法。

    灵裕宣讲佛法,其意并在佛经的章句,而是注重其主旨,让人领悟佛理的根本。

    有时他为讲一字,要用几天的时间,有时一次讲几卷。

    在宣讲中,灵裕揭示了佛理的玄妙之意,使听者心领神会。

    为此,前来投奔灵裕的人很多,众人都称他为“裕菩萨”。

    灵裕讲法,从不随意而行。

    如果遇有讲席,定要郑重邀请,灵裕才登法席。

    曾经有一次,灵裕讲到一半时,突然拿起锡杖和衣服就要走。

    讲席主人很恐慌,上前深施一礼。

    “法师为什么突然停讲,弟子有何失礼之处,请法师明示。”

    灵裕说:“弘法就要消除自己的恶行,现在施主恶迹仍在,我在此处讲法,有辱于佛门。”

    原来,主人种了四十亩韭菜,灵裕看到后,才起身要走的。

    僧人戒律上有禁食荤食的要求,韭菜是荤食之一,所以灵裕说讲席主人有恶迹。

    法席主人明白原因后,请求灵裕说:“法师还是讲下去,这个恶迹容易除去,不要为此担心。”说完,立刻请村民用犁锄掉了韭菜。

    僧人们到一起听讲法,在休息时彼此之间常开玩笑。

    但每当灵裕在场,众人无不肃然。

    下座僧人因灵裕严肃刚直,往往不敢前去参问。

    灵裕一心只在佛法,一点也不关心世俗的名利之事。

    文宣帝建寺院,屡次下诏,要召一位德高之人做住持,国家供给日常所用。

    灵裕因被众僧称为最富德行之人,皇帝多次请他前去。

    灵裕推辞说:“这件事的意义重大,我的德行不够。陛下以此利相赐,接受者可以荣耀一时,可这不是我想得到的。如果您把有利于众生的道法赐给我,我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后来,皇后得了病,要众僧诵经消病。

    大家一致推举灵裕为法主,首先登席讲法。

    这时,有一只公鸡,随众人一同听灵裕讲法。

    灵裕讲完后,鸡大声鸣叫着飞到西南面的树上,一夜后就死了。

    不久,皇后的病也好了。众人都说,这是灵裕法师的道法高深所得到的感应。

    宫中赐给灵裕袈裟三百件,灵裕把它分给众僧。

    周武帝灭佛时,灵裕扮成俗人的样子。

    他穿着缞衣,头戴绖麻带,就如同死了父母一样。

    灵裕发誓,在佛法复兴之时,他才要恢复旧装。

    灵裕领着二十多个僧人住在一起,晚上谈佛理,白天做俗事。

    学习佛经,钻研其深奥的含义,随时记录心得体会。

    当时正处在艰难时期,无法得到粮食。

    灵裕于是写了一本占卜的书,让人用这本书算卦换粮,每天可以得到二升米,并以此为限度。

    后来人们听说这本书能够预告未来,前来求问的人很多,得到的米也逐渐增多。

    灵裕知道后说:“我们占卜得米,是为了糊口修法,现在竟然以挣米为目的,真是得小失大。前人曾有在刀口上舔蜜而伤了舌头的说法,看来今天应验了。”

    灵裕把占卜的书要回来,当着众人的面烧掉。

    第二天他亲自去算卦,一会就得到二升米,然后卷席而归。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灵裕仍然学法不辍。

    隋朝建立后,佛教得以振兴,灵裕继续他的弘法之业。

    隋文帝开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开佛法讲席,邀请各地僧人前去讲法,灵裕做了首席。当时听讲有一千多人。

    文帝此时下诏设僧官,职位大约相当于都统。

    樊叔略推举灵裕。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