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大明雍王 > 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

    “用修,都安排好了,如果没有意外现在这笑话,就已经传到黄锦的耳朵里面了。”王鹤年说道。

    杨慎点点头说道:“辛苦王兄了。”

    王鹤年说道:“都是为陛下做事,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是我有一点疑问,想请教用修。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王鹤年对杨慎所做的事情,一点头绪也摸不到,说他是先讨好黄锦吧,不像是。说他不想讨好黄锦吗,送给黄锦的东西,足够礼部一两月的开销了。

    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到底想做什么?

    这是王鹤年不明白的地方。

    杨慎说道:“嘉靖也是昏了头,他派人过来,不过是想探查东雍的底细,还有示好。安抚之意。我不过绝不相信,嘉靖会甘心让殿下在南洋站稳脚跟,雍国壮大一日,嘉靖就不安一日,如此下去,他恐怕连睡觉都睡不着。”

    “那与黄锦有什么关系?”王鹤年问道。

    “朝廷上还是有明白人,家父在时就阻止嘉靖对东雍做战,想来杨一清等人也是如此。即便他们没有家父的威望,但也能给嘉靖带来足够麻烦了,这时候给嘉靖一个南下的支持者,就非常重要了,黄锦可是好称内相,他如果积极推动,朝廷南下,那么大明南下之策,就已经几乎确定了五成。”杨慎说道。

    王鹤年大吃一惊,说道:“你要致殿下于死地吗?”

    杨慎说道:“何谓我要致殿下于死地?王兄常年在东雍,难道不明白东雍真正的力量?说实在的,在我看来,殿下努力南下,在蛮夷之地开拓出土地出来太不容易,还不如挥军北上,即便胜则为天下至尊,败也可从沿海掠夺人口,加快南洋的发展,而且东雍水师天下无双,即便是败了有东雍水师在,也没有什么危险。”

    王鹤年支支吾吾的,还是觉得不妥,如果他知道,杨慎要做这样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帮忙的。

    当初王鹤年也是有杨慎的帮助,才能在东雍站稳脚跟的。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沉沦下僚的人都是怀才不遇,更多的是他只有那一点本事。

    王鹤年就是这样的人,不过一个庸吏而已,他只因为资格老,才当上了东雍吏部尚书,三品官,功成名就。

    但是实际上,他的能力与大明当知府知县的官僚高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就慌了神。

    杨慎冷哼一声,他就知道王鹤年成不了什么大事,说道:“慌什么慌,这件事情有我,没有你什么事情,你只管将心思放下就行了。我会亲自去向殿下解释。”

    杨慎在这里设计黄锦的时候。夏言来到了东雍心腹之地。

    夏言没有想去见黄锦。他先是在南斗宫外面转了一圈,既是看宫殿,也是看宫殿外的士卒。

    这都是东雍精锐之中的精锐。一个个看上去呆如木鸡。

    夏言暗道:“东雍的实力是有,但是东雍到底有没有不轨之心,却不是看这些能看出来的,怎么才能探访东雍动向啊?”

    夏言远远的看着丞相府与南斗宫之间的广场。

    按说这个广场是开放的,不限制进入,如果有所不公,只要敢来这里喊冤,立即会不被朱厚煌知道。

    但是一般百姓都胆子小,很少敢来这里游荡,而且南都城之中的人口尚少,这个广场除却几个扫地的没有几个人。

    夏言也不敢过去,他怕自己太显眼,这里不远处都是东雍的军机要地,不论是丞相府,枢密院,还是南斗宫,夏言如果有机会进去看看,定然能知道,东雍的近况。

    但是夏言知道自己根本进不去,忽然夏言想到一个地方。他暗道:“这里或许能知道东雍的动向。”

    这个地方,就是东雍太学。

    东雍太学的前身是东雍府学。迁到这里之后,就变成太学了。

    东雍太学的考试非常严苛,一般能通过东雍太学考试的,大半都能考过吏试,成为东雍官府的一员。

    东雍太学虽然严厉,但在学风之上,还是毕竟宽松的。

    夏言进去之后,与几位学生辩论,不过三言两句,就说的他们哑口无言了。

    毕竟东雍太学的重点从来没有在儒家精义之上,而在实务之上。不过,儒家在东雍已经根深蒂固了,不可动摇了。即便朱厚煌再怎么削减,也不能将儒家删除。

    “夏先生的学识渊博之极,可惜之极。”一个学生说道。

    夏言说道:“哦,却不知道我有什么可惜之处。”

    “可惜夏先生一身才学,总就没有用武之地啊?”另一个学生说道。

    夏言说道:“此言为何?”

    “殿下最喜欢前汉,向来将‘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   乎?’所以在东雍,先生这一身学问,吃不开的,反而会被上面另眼相看。没有什么前途。在东雍出仕很容易,但是想出人投地,就必须多学实务。”

    夏言一听此言,本来对雍王有一点点好印象,立即变得更加糟糕起来。夏言忍着没有说,说道:“东雍吏试考什么啊?”

    “经义与策问,经义不过是贴经而已,策问才是重点。”

    夏言说道:“策问的题目一般是什么?”

    “一般都是东雍实务。殿下为了让太学多了解实务,在太学之中有一个图书馆,放着很多东雍的档案资料。”

    夏言一听大喜。暗道:“没有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立即从这几个学生口中套出进入图书馆的方法。

    太学的学风很宽松,不过想学到东西,就必须刻苦了。

    夏言费了一番力气,与太学之中的教授谈论一番,这教授只觉得夏言在儒学的造诣,还在自己之上,立即开了证书,夏言才得已进入图书馆之中。

    夏言抬起头看见“天一阁”这三个字,走了进去。

    天一生水,四六成之,这本是易经之中的一句话。图书馆最怕的就是火灾,所以,以天一两个字,来压制火灾。

    这个名字也不是朱厚煌想出来的,天一楼在浙江,是后世最大的民间藏书馆。朱厚煌不过借用这个名字而已。

    一进去天一阁。夏言就感到太大了。

    数排图书一书架一书架的摆放在一起,几乎充塞了所有地方,这里还仅仅是图书馆的一个馆而已。

    不过,夏言细细看去,却发现了问题。

    这里的图书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大明传统的经史子集。

    这方面在夏言看来,这个藏书虽然多,但是并不是多全的。另一部分就是东雍的资料,这就比较多了。

    几乎上每年归档之后的文书,都在这里留上一分。这里不过是一个备份的地方。朱厚煌为了让这些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事,几乎将各县的文档全部在这里备份了一分,让所有人学习一下。

    当然了真正机密的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东西,还在大内,或者说丞相府之中。

    第三类,就是夷人的译本。

    这一类并不是太多,但也并不是太少了。

    东雍与西班牙的交流虽然大概只有一年一次。不管怎么说彼此之间,也有所交流了。

    朱厚煌推动了翻译西方书籍的运动,麦哲伦虽然还在水师学堂之中挂名,但是他对这次翻译书籍的运动,有极大的推动,他邀请了好多学者来东雍,或许这些学者并不是第一流的。但是对与东雍来说,已经足够了。不过时间尚短,这些书籍还是比较少的。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