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大唐第一主播 > 第98章 刘仁轨传说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百济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率领自己的兵众及倭军、耽罗国使投降,只有主帅迟受信占据的任存城还未被攻克。

    当初,苏定方灭亡百济,主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纠集溃卒,凭借险要地势接应鬼室福信。白江口之战后,二人投降唐军。

    刘仁轨展示诚意,让他们攻取任存城来证明自己的真诚,又为其补充军械、粮草。孙仁师认为此举可能会招致他们反叛。

    刘仁轨说:“我观察沙吒相如、黑齿常之真诚并有谋略,乘机立功,还怀疑什么?”

    沙吒相如等最终攻克了任存城,迟受信独自逃往高句丽,百济的残余势力被全部消灭。孙仁师等人班师回朝,朝廷令刘仁轨率军留镇百济。

    百济两次遭受战乱,境内受到严重的破坏,刘仁轨命令对死者进行掩埋祭奠。

    他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修复堤坝塘堰,救济贫困人家,鼓励农业生产,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百济的民众都安居下来。

    守军于是垦种土地,筹划平定高句丽。

    刘仁愿回到京城,高宗慰问他说。

    “你本是武将,但这次写来的奏表文书,都合乎礼仪,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仁愿回答说:“都是刘仁轨的手笔,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高宗赞赏刘仁轨,破格提拔他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并在长安奖赏一处住宅,加赐其家属。高宗特派使者送去盖有御印的文书,对刘仁轨进行表彰。

    在太宗贞观、高宗永徽年间,朝廷都特派使者慰问祭奠阵亡的将士,有的还把赠授的官职爵位转授给他的后辈担任。

    显庆以后,奖赏出征将士的事几乎不复存在。到平百济、围平壤时,有功的人完全没有甄别任用。州县征募兵役,人们不愿当兵出征,身体健壮、家境富裕的人,用财物到官府打通关节,都可以逃避征调。

    招募到的人都愚弱贫困,缺乏斗志。刘仁轨全面论述了不计功行赏的弊病,要求朝廷对出征将士给予慰劳奖赏,以便鼓舞士气。

    刘仁轨还呈递奏表,建议任用扶余隆,令其安抚百济民众。高宗对他的建议表示同意,并授扶余隆为熊津都督。

    当时,刘仁愿任卑列道总管,高宗令他接替刘仁轨驻守百济,然后二人再一起回国。

    刘仁轨说:“皇上巡视各地,还要筹划平定高丽。眼下正值农忙季节,如果官兵全被接替,新来的人不熟悉情况,万一这里发生变故,谁能保卫?不如留下原来的部队收割完毕之后,分批派他们回国。我应当留下,还不能离开。”

    刘仁愿不同意,说:“我只知道执行诏令。”

    刘仁轨说:“不对。如果对国家有利,知道该做就没有不做的,这是臣下应守的节操。”

    于是向朝廷陈述利害关系,请求留守百济。高宗同意,并因此认为刘仁愿不忠。

    麟德二年,高宗到泰山封禅时,刘仁轨带领新罗、百济、儋罗、倭国这四个属国的酋长奔赴泰山参加祭典集会。高宗非常高兴,擢升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

    乾封元年六月,刘仁轨迁右相,兼检校太子左中护。根据前后战功,高宗封刘仁轨为乐城县男。

    总章元年,刘仁轨出任熊津道安抚大使兼浿江道总管,作为司空李积的副手,协助其攻灭高句丽。

    次年,唐军回师,刘仁轨乞老归养,高宗加授其为金紫光禄大夫,允其致仕。

    咸亨元年,刘仁轨复出,被任命为陇州刺史。

    咸亨三年,刘仁轨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十二月,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监修国史。

    咸亨四年三月,因“许敬宗等所记多不实”,高宗令刘仁轨等改修国史。

    咸亨五年,任鸡林道大总管,东征新罗。刘仁轨率唐军横渡瓠芦河,攻克新罗重镇七重城。以功进封为乐城县公,他的儿子以及侄子中有三个人被授予上柱国头衔,乡里为此感到光荣,把他的故居称为“乐城乡三柱里”。

    次年,刘仁轨入朝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监修国史,仍旧主持政务。

    仪凤二年五月,吐蕃进犯扶州临河镇,唐军兵败,朝廷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图取吐蕃,“於是始有久戍之役”。

    刘仁轨的建议屡遭中书令李敬玄反对,他因此怀恨在心。刘仁轨明知李敬玄不是将才,但是因为一心想报复李敬玄,所以上奏道:“西边镇守的重任,非李敬玄不可。”

    李敬玄推辞不掉。次年九月,李敬玄在青海之战中兵败,被贬为衡州刺史。

    永隆二年,刘仁轨兼任太子太傅。

    不久后,他上疏请求致仕。高宗同意他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仍以太子太傅之衔知政事。

    永淳元年,高宗游幸东都洛阳,留皇太子李显在长安处理军政事务,令刘仁轨与裴炎、薛元超辅佐太子。

    次年八月,李显奉诏赶赴洛阳,由唐昌郡王李重福继任留守,刘仁轨任副留守。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驾崩,皇太后武则天执政,加授刘仁轨为特进。

    光宅元年二月,李重照被废,刘仁轨又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任西京留守,独自主持长安的留守事务。

    武则天特意写信给刘仁轨,将其与留守关中的西汉名臣萧何并称。刘仁轨却以年老体弱为由而上疏推辞,请求免除自己的留守之任。他还乘机陈述西汉吕后乱政败亡之事,以申明对武则天的讽谏之意。

    武则天得诏后,派侄子武承嗣专程前往长安慰问刘仁轨,向其解释道.

    “今日因皇帝正在守丧不能开口发布政令,眇身我(武则天)暂时代替他处置政事。劳您从远处劝诫,又上表声称年老多病要辞职,内多责备抱怨,使我忧虑不安进退无据。你又说‘吕后被后代耻笑,吕禄、吕产给汉朝带来灾难’,比喻实在深刻,使我欣慰和惭愧交集。您忠贞的操守,终始不变;劲直的气节,古今罕比。开始时听到这种话,怎能不感到迷惘;静而深思,足为借鉴。而且宰相之位,是百官的楷模,何况您是先朝旧臣,为远近所注目。希望您以匡正补救国事为怀,不要以年迈为由请求退休。”

    不久,朝廷进封刘仁轨为乐城郡公。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遵从新令,改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历史上,在公元685年,正月二十二日(3月2日),刘仁轨逝世,享年八十四岁。武则天为其辍朝三日,命在京官员依次到他家中吊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赐其家实封三百户。

    唐中宗李显重新即位后,因为刘仁轨是“春宫旧僚”,追赠他为太尉。唐玄宗开元(713年—741年)年间,经刘仁轨之孙、秘书少监刘冕申请,玄宗下诏为刘仁轨立碑,并赐谥“文献”。

    天宝六载(747年)正月十二日,刘仁轨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司徒高季辅一同配享唐高宗庙廷。

    而此时的刘仁轨还并没有去世。

    李行周陪同刘仁轨一起阅兵,只看见兵甲林立,战阵如山,好久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了。

    刘仁轨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他已经垂垂老矣,能再次进入兵营,自然是感慨万分。

    刘仁轨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他一生都没有离开军队。

    龙朔元年(661年),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会合新罗兵,大破百济军于熊津江口,解百济府城镇将刘仁愿之围。

    次年,与刘仁愿共败百济于熊津东。在孤军无援之际,说服部众,坚守观变,伺机拔数栅,并攻取要塞真岘城。

    龙朔三年,率水军于白江口击败援救百济的倭军,焚其舟400艘。百济平后,刘仁轨奉命留镇百济。他修屯田,训士卒,以图攻取高句丽。

    乾封三年,辅佐司空李积灭亡高句丽。咸亨五年,率军攻新罗。次年,破其要镇七重城;又遣靺鞨军渡海,攻新罗南境,杀获甚众。

    仪凤二年,又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防御吐蕃。

    英雄当持三尺青锋,死当马革裹尸还。

    刘仁轨看到台下的士兵们,精神瞬间恢复过来了。

    “将士们,左武卫威武!”

    显庆五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平定百济。战后,刘仁愿被任为都护,并率领左武卫驻扎在新罗。

    此后十余年间,左武卫一直都是在刘仁轨的统帅下。

    刘仁轨走上演武台,拔出自己的长剑,振臂高呼。

    他的话并不多,但是却是那么的震撼人心。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威武!”

    .......

    台下的士兵附和着,他们举着长枪声嘶力竭的呐喊着,整个左武卫都被这股声浪吞没了。

    李行周这次是真的服了,刘仁轨果然是个天生的军人,只一个简单的动作,便引起如此效应。

    李行周很清楚,有了刘仁轨,左武卫真的会成为复兴李氏的中坚力量。

    刘仁轨将剑放回剑鞘,双手平举,等士兵们安静下来后,大声笑道。

    “今天刘某很高兴,没想到离开左武卫这么多年,大家居然还如此拥戴我,刘某再此感谢各位兄弟厚爱了。另外,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此时的刘仁轨已经八十余岁了,而且已经是大唐一等一的权臣、重臣。

    但是说起话来,依旧带着点行伍之气。

    仅仅两三句话的功夫,就让自己与左武卫之间的隔阂全没了。

    “李学士,上台来!”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