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大宋超级恶霸 > 第四百二十九章 龙翼军的缺陷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北苍山的战役还没有打响,这种情况下,曹猛,曹虎,以及曹龙都转向了曹彪这边,等于四万龙翼军终于会师。

    在四万龙翼军会师的时候,这支金军几乎已经没有弓箭可以射,只能选择近身战,可是快如狡兔的龙翼军最大的优势就是中远距离,射杀,怎么会给敌人近身战机会呢?

    这支附庸军是悲壮的,就好像是一个对着空气挥动拳头的拳击手一样,消耗巨大的体力,可是杀伤力太有限,简直是被四万龙翼军牵着鼻子走。

    这场景简直就是一只大笨象面对一群飞翔中的的雄鹰,那这对决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

    悲壮,这群士兵是悲壮的,也是可歌可泣的,可这毕竟是战争,只有胜利和失败之分,没有什么可怜不可怜,悲壮不悲壮的区别。

    尽管骁勇善战,可毕竟不是女真人,这群附庸军,伤亡过半的时候,哈利胡战死,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大部分选择了投降,还有一小部分逃走,没有一个人愿意等待死神来收割脑袋。

    战斗结束了,这一战给龙翼军上了一课,面对作风硬朗的骑兵时,龙翼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抗击打能力不足,不适合打硬仗,硬碰硬得到对决,还远不如汉王骑,或许龙翼军发展的思路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好。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可是每天都会有信鸽把战报,把战争的总结源源不断地发回去,这个时候,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大汉天子要坐镇幽州(北都)而不是待在南都寻欢作乐,夜夜笙歌了。

    大汉天子对前方战报十分的重视,哪怕是深夜,也必须第一时间送到宫中。这其中尤其是龙翼军的战报,天子尤为重视,毕竟这是大汉骑兵未来发展的思路,要想横扫天下,这条路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后世的蒙古骑兵的配置远远赶不上现在的龙翼军,为什么能够横扫天下,一直打到多瑙河畔,打到埃及边缘,为什么装备精良的龙翼军面对一直仅仅是多出一倍的附庸军就打的这么吃力呢?

    战报毕竟是信鸽传递的,内容极其简练,不过大汉天子刘正龙还是读到了异常的气息,汉军灭金国已经是大势所趋,接下来就是练兵了,毕竟远征西北,难度系数不知道要打多少倍,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御驾亲征,到前线去看究竟是什么动态。

    龙禁卫这支军队也需要在战场上历练一下,这一万龙禁卫可不同于龙翼军,也不同于汉王骑,应该是介乎于两者之间。

    机动性,速度或许略逊于龙翼军,可是抗击打度,攻击性和汉王骑不相上下,综合战斗力远远超过汉王骑。

    龙禁卫一旦崛起,那么汉王骑就将推出历史舞台,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今后不会再有什么铁浮图,铁林军,铁鹞子这样的重甲骑兵存在,与之对抗的汉王骑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改编是在所难免的,毕竟劳民伤财的汉王骑的确不适合,也不能带规模推广。

    等灭掉了金国,横扫了草原之后,那大军西征,将会面对的是西辽轻骑兵,波斯骑兵等等,这基本上都是龙翼军所要面对的对手。

    世上速度最快,机动性最强的龙翼军打造就是以西辽轻骑兵为版本的。

    一旦灭掉了西辽,再往西前进的话,就会面对欧洲的铁甲武士,这些家伙的重甲简直就是一块铁板,十分的笨重,造成骑兵只能集冲锋陷阵,机动性很差。当年蒙古轻骑兵横扫欧洲,就是因为蒙古骑兵机动性强,战马耐力好,最终生生拖垮欧洲铁甲骑兵的。

    任何兵种都不会完美无瑕,总会有可以与之抗衡,并且克制的对手。防御力,冲击力第一的铁甲骑兵,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耐力不足,速度不够,才被蒙古骑兵横扫的。

    原本,大汉天子刘正龙打造龙翼军的版本就是后世的蒙古骑兵,可是经过这一战,他发现,或许这个思路是错误的,机动性再强,如果进攻的强度不够,最终遭遇到类似于金军这种骑射能力强大,机动性也不差的敌人时,就很难讨到便宜。

    是时候让龙禁卫上战场了,或许这支军队才是未来大汉骑兵的发展思路,这种情况下,大汉天子要御驾亲征。

    十万骑兵,十万步兵,外加一万龙禁卫,这显然是要一鼓作气拿下金国,这就给战争增加了巨大的推动力。

    天子要御驾亲征,这一次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文武百官,王公贵族强烈反对。

    甚至,一向不干涉内政的后宫娘娘们都派代表前来幽州,想要说服陛下御驾亲征。

    后宫娘娘之中,在战场上撕杀过的花弄影,扈三娘,方百花,折月仙,折月霞,柳如烟,杨妙真等全部都一股脑赶往幽州。

    从南都到北都数千里,以娘娘们的速度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目的很简单,就是拖住天子御驾亲征的步伐。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天子怎么能等一个月呢,最后为了照顾娘娘们的情绪,天子下令大汉水师接娘娘们直接去葫芦岛,而御驾亲征,也只是走到葫芦岛不会再前进一步。

    妥协,天子都拖鞋了,这种情况下,娘娘们都不好意思说什么,文武百官也不能再反驳了。

    太子知道军国大事很显然是父皇乾纲独断,他就在内政上下功夫,努力确保粮道,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场上。

    先前是四个兵团四十万人马外加十万水师,后来又增加了第七兵团的十五万人家,现在天子又要带二十一万大军出征,总人马八十六万,加上三百万民夫,这粮草是个天文数字,要确保前方不断粮草,后方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不能确保断粮。

    半年,最多半年就可以结束战斗,当然太子确要准备一年的粮饷,不仅是军队需要,而且一旦占领金国之后,还需要安抚百姓,这也算一个庞大的数字。

    大汉的疆域已经超过了宋朝,大理,西夏,吐蕃虽然还保留国王,朝廷,军队,但是基本上已经划归大汉疆域,这点和宋朝时是截然不同的,不仅如此幽云十六州已经回归大汉,各地经济状况发展不平衡,想要国家稳定,就必须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虞允文这个年轻的状元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尽管资历不够,但是大学士们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天子重点培养的,注定是太子新朝的重臣,当大学士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在虞允文的辅助下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汉立国初期,照搬了宋国的体制,造成了大汉立国初期的冗官体制,这点也是形势所逼。

    大汉从成立开始就南征北战,几乎连年征战,这种状态大汉立下战功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些人都需要安置,毕竟大汉立国,不安置是不可能的,天子也不会同意。

    现在冗官,冗政越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超过了宋朝,这点大汉天子也没有办法处理,毕竟不能伤了前线军人的心。不过现在出现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这样下去大汉将会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宋朝,早晚会被冗官拖垮。

    怎么办,在这个时候,太子终于明白父皇为什么要提前宣布传位给自己了,主要是内政这块,父皇是没有精力去处理了,毕竟大多都是跟随父皇征战天下的部将,父皇不忍心去做这件事情,只能留给下一任天子了。

    这绝对是得罪人的事情,太子知道,这个担子很重,当然也知道这也是父皇对自己的考验。

    其实,大汉天子刘正龙并没有简单的把千斤重担甩给太子,还是留下了一本《执政纲要》,这里面其实是记载了后世明清的体制,这里面还借鉴了一些后世治国方略。

    短板,治国显然是大汉天子刘正龙最大的短板,虽然是两世为人,前世是一个杀手,雇佣兵,过得是刀口上的日子,读书不是很多。这一世一出道就是巅峰,当然这个巅峰是南征北战,后来有了玉面战神的称呼。

    打仗和治国是两码事,打仗,刘正龙可以说当仁不让,谋略国人,可是治国,他感到力不从心,在众多皇子之中,很显然太子不是最佳选择,可是太子的确在治国方面有一定的建树,缺少的是磨砺锻炼,这就是为什么天子正值壮年,就出现太子监国。

    刚开始,太子是畏首畏尾施展不开,生怕被父皇责罚,在上次父子谈话之后,太子终于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他知道千斤重担落在自己头上了,父皇最多是送自己一程,父皇开疆拓土,而治理国家还得自己努力。

    虞允文,胡铨,赵炜,史浩等文臣逐渐浮出水面,不仅是这些寒门子弟,朝中文武百官的子弟之中,也出现不少青年才俊,整个大汉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局面,这让太子减少了不少负担。

    解决冗官问题并没有太子想象的那么简单,毕竟都是一些战场上下来的将军,还有一些是前朝投诚过来的文臣,不能一股脑全部清理了,不仅如此,每年还有很多青年才俊展露头角,各大家族的子弟都勤奋好学,再加上祖上换来的爵位,以至于冗官数字空前绝后的庞大。

    史浩这个平日里名不经传的太子伴读出了一个很好的注意,给虚官限定期限,如果不能够通过考核转正的话,一律由朝廷一次性给予补偿后辞退。

    这一招,得到了部分冗官的认可,很多人并不是没有本事,只是没有背景而已,于其苦苦等待,不如去参加朝廷考核,来决定去留。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反对,毕竟录取人数有限,参加考核风险太大。

    这个时候,赵炜想到办法,那就是对部分有一定能力,愿意出海的官员统一提升一到三级,去到海外任职,规定三道五年内可以返回大宋任职,这个政策,得到了很多人相应。

    在海外待三年升一级,待四年升两级,待五年升三级。这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晋级渠道了,这下子就更多的官员相应了。

    集思广益,这些青年才俊的思路还是十分开阔的,大学士朱胜非之子朱智浩提出一个牵涉到整个大汉得到方案,那就是大汉太学的教授,太医馆的大夫,科学院,军事学院,商学院,工学院,海事学院等教授都授予官衔,允许那些虚职的文官去任教,待满三到五年之后可以出任地方官员。

    朱智浩的方案很好,可是牵涉范围太广,太子不敢擅自做主,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会引起朝野震动的,最终他派人禀告天子,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天子做主的。

    天子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葫芦岛,他对太子的奏报很感兴趣,于是就交给朱武,让这个大学士帮助自己参谋一下。

    朱武是出身梁山众将之中混的最好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大学士,平日里不显山漏水,可是做事失败滴水不漏,算无遗策。

    看了许久之后,朱武说道:“陛下,这样就会打消文官的优越感,搞不好会引起朝野震动的。不过这的确是长久之计,不过臣以为修改一下效果会更好。”

    “噢,说来听听,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就不要拘束了。”

    天子刘正龙之所以这样说,意思是不让朱武有顾忌,这件事情注定是天子背黑锅,反正早就不讨天下文人喜欢了,多做一件也无妨。

    “陛下,文官之所以会反对,主要是士农工商,这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文官高高在上,不仅享有特权,连身份都要高人一等。今后官员进行考核体制,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调。实职和虚职之间按照考核进行转换。而不是当了知县,熬段时间就有可能晋升为知府。知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转化为太学教授,而太学教授也开业任职地方,这的轮换,打破的是官本位思想。”

    说到这里,朱武实在是不敢说下去了,这样恐怕会得罪天下文官,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