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学 > 明月照玉阶 > 第九十二章 紫禁斜阳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
    我接着道“陛下,小玉曾见过他在均州处置贪官的果断,也曾见过他在云南与沐王爷、傅将军他们冲锋陷阵的英勇无畏,更见过他在乌思藏沉稳睿智安抚民心、平息叛乱,后来更有幸在隆冬飞雪之季与他同行穿越茫茫雪漠,在风雪交加的大明嘉峪关城墙上,冰冻寒指,风霜刮面,我也曾问过他戍边如此的艰辛,他是否觉得苦过?”

    (“哦”明太祖下意识的凝望着我。)

    我道“陛下,燕王殿下当时念了南宋官至宝章阁待制的著名诗人陆游的《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明太祖缓缓站起,深深注视着我,我凛然道),他道行军再苦他都从来没觉得苦,自古男儿当雄心壮志,保家卫国即使裹革还乡也再所不惜。更道自小,皇上陛下便常以先宋灭国来教导他们爱国护民,他还道前人空有复国报效之志,可惜错生朝代遇到懦弱无能皇帝,使多少有志之士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最后只能空悲切,郁郁而终。(明太祖继续凝望着我)而他却有幸成为皇上陛下您的儿子,他真的是位天生为战争而生的皇子,护国守边就是他的生命的血液,他为自己能生为大明皇子,能是您的儿子,能在这个明亮的朝代能将他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播洒在北方巡边的疆土上而时时感到庆幸,因为这才是他的人生的快乐。他曾道,他身为皇子,能为父皇分忧解愁,身为大明子民,能为明国守疆戍边,这就是他的人生的志向和快乐,他曾道‘战死沙场,裹革还乡’更是他的宿愿和梦想!他又怎么会觉得苦呢?圣上!”

    我说着,眼前不由闪现出那雪漠不眠之夜,那张年轻的脸,那张从不表露什么的冷霜挂满的冷峻的脸而那晚却那样的激昂,那颗从不显露山露水的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激烈跳动的赤诚的心,我的眼中不由泪水都掉出来,

    我深深叩头下去,伏地道“请陛下也不要为小玉担心,小玉虽不是男儿身,但父亲、兄长都是陛下重臣,小玉更不敢言苦,若能一日为陛下、为明国出征效力,小玉也会竭心尽力,死而后已!”

    我的泪水滴落下来,溅在明晃晃的水磨石地面上,一袭明黄色的龙袍已缓缓出现在眼前,一双大手伸出来紧紧扶起我,我抬头看见他——这位历史有名的一代悍皇的双眼闪出莹莹的光芒,他缓缓道“孩子,你不愧是我大明一等功臣之女呀,我的棣儿遇到你果然是天赐的缘分!”

    我又深深道了个万福道“陛下,小玉有幸能得陛下隆恩,有幸能成皇室子孙,小玉已深感皇恩浩荡。也请皇上陛下节劳养身,善保龙体。皇上龙体安康,才是百姓之褔。(这真的是我的真心话)小玉告退。”

    明太祖微微闭了一下眼睛,然后慢慢睁开,叹息了一声,道“玉儿你快去吧。”

    我慢慢退后,直出殿门,才慢慢转身。

    殿门两侧持刀侍卫头顶兜鍪,甲胄戎装,腰下接着一柄绣春弯刀,铠甲正中佩戴着一枚双龙金徽在斜射过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走过殿门,一面铁牌格外醒目,挂在宫门之旁,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在射过来的太阳斜晖里很是刺眼。

    我独自慢慢走下宫殿数千阶白玉石阶,一阵暖风吹来,我才徒然惊觉,手心竟是一手的虚汗。

    二十一世纪的我早已无忠君愚昧思想,可刚才仅大半天的侍墨已让我时时感觉如头悬利剑,脚履薄冰,心神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一不留神间言语差池,人头就会不保。

    不知不觉分秒不敢松懈,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而后面的一时头脑发热,冲口而出的话不知道是福是祸。

    风又拂上来,我不觉一抬头,果然看见数百级丹墀之下,一个头上端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着青、腰系金玉带、脚踏蝶钩皂靴的挺拔身影正站在长阶之下。

    他孤自站立着,亲王蟒袍上金丝蟠龙须发张扬,龙腾飞跃,胸前数只遒劲有力的龙爪正抓向一颗圆珠,金丝线也闪着熠熠光芒,更显得他英姿挺拔,清俊无比。

    看见我走下长阶,他在微煦的暖风里朝我走过来。

    他脸上的含笑也徒然间让我还处于惴惴不安的心不由的一阵落定。

    我不由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他脸上一笑,道“我在母后那儿时,晌午太子兄长去母后那儿辞行,父皇派他前去安徽赈灾。听他说你还在父皇那儿随侍,我就在这儿等着。”

    我笑了一下,和他并肩走在皇宫里的宽阔的青砖路上。风儿吹起我们的衣角和长穗,他腰间配的玉坠在轻风里叮叮作响,一路有太监弓身走过,不时躬身行礼。

    宫城内宽阔无垠,除太监和宫女匆匆低头行走而过,很少看到他人。

    仅仅老远可见有一队肤色黝黑、长袍拖地的外国朝贡官员模样的人在一青衣太监引导下朝中书省走去。

    我们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并肩向宫城外走着。

    这时一个身着红衣的小太监弓身从我们身边走过,他照例俯身行了个礼,我看见他脸上低头间绽然一笑,嘴里却轻声道了一句“小黄子见过燕王妃”。

    我一惊愣,正待看他时,他身影一飘,已经弓身走远。

    我扭头看看朱棣,他轻声道“这是父皇身边的御前小太监,以前曾随我北伐,后因人聪明伶俐,被父皇看中,便钦点在御前行走。”

    哦,原来如此。

    我想起在明中后期宦官地位可烁,

    又想起刚才出殿时看到的那块闪着亮光的铁牌,想到这明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的案例作为警戒,(我曾看过明典,明太祖曾经感慨万分“吾见史传所书,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蠹,不可拯救,未尝不为之惋叹。”),朱元璋为遏制腐败从源头抓起,从自己身边做起。

    因此朝廷对宦官不仅禁止宦官干政,禁止宦官与外臣私通,甚至禁止宦官置办产业。因为太监无后,置办产业留与谁?可以说,宦官的权力在此时跌入了历史的最低谷。而朱元璋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思虑长远,却也阻挡不了在明中后期宦官当朝,权倾天下的局面。

    此时夕阳西照,染红了天边的卷云,其色如金,照在那宫墙的九龙影壁琉璃之上,刺眼夺目。

    我们不觉走出皇城,一溜巍峨高耸的青石城墙环绕整个皇城,西据石头,北枕玄武湖,南贯秦淮,这便是应天城了。

    我知道,从三国的吴国开始,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的“六朝古都”。而今,继南唐之后它又成了大明朝的都城,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圈城墙,犹如铜墙铁壁一般拱卫着这个大明的帝都,这傲人的龙蟠虎踞之势,处处是金陵王气、王者至尊的气概。

    而城外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恢宏壮观的气势调和着依山傍水的秀美,呈现出力与美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我抚摸着城墙,坚实牢固的城墙上随处可见青色的城砖上有烧刻的字迹。

    后世我听闻过南京古城墙的伟大,在嘉峪关时也亲耳听过蓝姑娘关于这南京古城墙建造的艰辛和不易。

    朱棣看我半天没有说话,在身边道“这城墙坚不可摧,仅建这座城墙就先后耗费数亿块城砖,由于这京城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河湾如织,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为此决定不能采用旧的夯土或土石混合方式,而是要采用砖石结合的方式。”

    “工程量浩大,大明初立,当时仅应天府本地是远远不能解决的,父皇则下旨由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等32府一百多个州县共同承担,还包括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也要承担制坯、烧造的任务。且耗资也巨大,除国库部分承担外,地方豪绅也出资分担不少。”他说道。

    (我又想起蓝姑娘所言其父亲大力资银助修之事,不由点点头)

    “由于各地烧制城砖的土性多样不一,再加上父皇担心铸造墙砖的官吏偷工减料,中饱私囊,遂下令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以确保这座

    城墙百余年后仍能固若金汤。”他又讲道。

    我点点头。

    是的,南京古城墙在历经600多年世纪风雨而仍然固若金汤于后世,尤其是几百年后,仍能清晰可见城墙青砖上镌铸的字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质量和严谨的精神使得它成为了后世一面真正的铜墙铁壁的样板工程和一道不可多得的建筑风景?

    我们两人静静站在护城河边,我鬓际边垂下的玉簪珠翠细钿在风里轻轻摇响,织金花纱柿蒂形合领对襟衫的衣袂随风摆动,衬以镶以金线的花鸟图纹绸缎凤尾裙,一灵巧的丝线打成的玉环环结直垂至地,穗线在斜阳晚风中翩翩起舞,根根飞扬,和他在一起,一切岁月静好。

    (本章完)

    
最新网址:www.mayiwsk.com